為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全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真實反映臨汾歷史發(fā)展面貌,保護臨汾地方文獻信息資源,使臨汾市圖書館更好地為臨汾經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服務,提升新館知名度,增強凝聚力和親和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等法律法規(guī),臨汾市圖書館決定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記錄和反映臨汾地區(qū)歷史發(fā)展面貌的各門類、各載體的文獻信息資源及臨汾市圖書館館徽設計方案,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
臨汾市圖書館征集地方文獻
一、征集范圍
(一)清朝及以前歷代王朝形成的與臨汾地區(qū)有關的各種古籍善本、報紙期刊、圣旨、詔書、敕令、咨呈、布告、告示、奏表、手諭、誥命、敕諭、禁令、盟書、申狀、契約、印章、證照、公報、告示、訴訟文書、來往信函以及重要的碑文、銘文、碑刻、拓片、貨幣等。
(二)民國時期各級黨、政、軍、社會組織、民眾團體、公私營企業(yè)、公私立學校、官僚資本家和外國在中國設立的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形成的與臨汾有關的政策、法令、條例、章程、會議記錄、紀要、工作報告、公報、年刊、年鑒、匯輯、專題資料、內部出版物等有關文件資料、音像記錄及反映各種抗日武裝力量開展抗戰(zhàn)、宣傳支援抗戰(zhàn)、日本侵華罪證、紀念抗戰(zhàn)勝利等方面的檔案史料。
(三)建國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組織、革命根據地、革命政權以及革命活動家在臨汾地區(qū)開展革命斗爭和群眾運動中形成的與臨汾有關的各種檔案史料。
(四)建國后形成的記錄和反映臨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文獻信息;各級領導在臨汾視察、調研、工作的照片、講話、題字、音像等檔案資料;臨汾籍或曾經在臨汾工作過的享有較高聲望的教授、專家、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全國勞模、戰(zhàn)斗英雄、革命烈士及擔任省部(軍)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官員在工作、生活及社會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手稿和信函、筆記、論著、藝術作品、印刷出版物、證書、獎品、照片、音像、實物等;反映臨汾風俗民情、民族宗教、物產資源、工藝美術、自然風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文獻資料。
(五)其他記錄和反映臨汾各個時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歷史面貌的具有重要查考研究和保存價值的志書、碑帖、票證、印章、獎狀(獎杯、獎牌、錦旗)、郵票、書畫及名人家譜、族譜、著作、書信、日記、回憶錄等文獻資料。
二、征集方式
(一)捐贈:凡自愿捐贈文獻資料的,臨汾市圖書館向捐贈者頒發(fā)收藏證書,捐贈進館的文獻資料所有權歸臨汾市圖書館所有,捐贈者對其捐贈的文獻享有優(yōu)先使用權,臨汾市圖書館在開發(fā)利用時將依法維護捐贈者合法權益。
(二)寄存:凡屬于社會組織或個人收藏的文獻資料不愿捐贈的,可以采取寄存的方式交臨汾市圖書館代為保管,寄存的文獻資料所有權歸寄存者所有,臨汾市圖書館與寄存者簽訂《寄存文獻協(xié)議書》并辦理相關手續(xù),臨汾市圖書館在征得寄存者意愿后進行開發(fā)利用。
(三)征購:經專家鑒定,具有重要歷史和保存價值的文獻資料原件,可以通過協(xié)商購買進館,其所有權歸臨汾市圖書館,文獻的處置和開發(fā)利用不再受原所有者限制。
(四)復制:民間團體或個人有屬于征集范圍具有歷史參考價值的文獻資料,既不愿捐贈、寄存,也不愿出售的,可以聯系臨汾市圖書館進行復制后,將原件奉還本人,臨汾市圖書館在開發(fā)利用時將標注原件出處。
臨汾市圖書館征集館徽
一、新館建筑設計簡介
臨汾市圖書館建筑方案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整體形象為平陽書簡,中間為知識的燈塔,整個建筑造型由北向南緩緩傾斜,地上六層,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28770㎡,建筑總高度40 m,框架剪力墻結構。主要建設內容:中央大廳、閱覽大廳、兒童閱覽區(qū)、殘障人士閱覽區(qū)、展覽環(huán)廳、檢索閱覽廳、自習室、報告廳、多功能廳、特藏閱覽廳、典藏閱覽室、智能數字體驗區(qū)、會議室、數字影院、休閑閱讀區(qū)、讀者職工餐廳等。室外主要建設廣場道路、綠化、市政管線等工程,是一個集典藏整理和傳統(tǒng)服務、數字化服務、遠程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建設按照臨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建設一流圖書館的總要求,建成后,將成為“開放多元、休閑舒適、人文人本”的現代化圖書館,成為晉南最大的公益型文獻信息基地,數據中心、區(qū)域文獻網絡中心、專題文獻研究中心和大眾文化教育活動中心,成為臨汾重要的城市名片和“地標性”建筑,將給臨汾市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學習、生活、休閑、娛樂的良好環(huán)境。
臨汾市圖書館新館效果圖
二、館徽設計要求
館徽的設計,需充分反映臨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及歷史內涵,設計新穎、簡潔、美觀、大方,個性突出,簡潔流暢、便于識別和記憶。設計需考慮館徽在建筑外立面上懸掛或銘刻的可實施性,并兼顧臨汾市圖書館有關的標牌、印刷品、服裝、紀念品等外沿載體使用。來稿使用電子文件方式,圖案為jpg(300dpi以上)或bmp格式,設計須有創(chuàng)意的詳細文字說明,文字內容單獨以doc格式成文。
館徽設計不得涉及非法宗教宣傳,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作品需保證原創(chuàng)性,不得抄襲與雷同。若涉及侵權行為,與臨汾市圖書館及館徽征集機構無關。來稿恕不退還,凡被采用的作品,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和投稿人的承諾,其著作權(所有權、使用權、修改權、組合權、傳播權等)均屬于臨汾市圖書館。
三、參評辦法
(一)作品遞交
作品設計方案需符合設計要求規(guī)定,并注明投稿單位名稱以及設計人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需注釋該作品的設計說明)
郵寄地址: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濱河西路彩虹橋南200米(臨汾市汾河文化生態(tài)景區(qū)內)臨汾市圖書館。信封注明“臨圖館徽征集”,郵編041000。
電子郵件:sxslfstsg@163.com(山西省臨汾市圖書館),郵件主題注明“臨圖館徽征集”。
(二)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9月30日18:00
四、評比辦法
為保證評選工作客觀、公正,臨汾市圖書館將會同相關專家組成評審組對所提交的設計方案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將在臨汾市人民政府網站、《臨汾日報》、臨汾人民廣播電臺、臨汾電視臺、《文化臨汾》期刊、“臨汾文化”微信公眾號等相關平臺公布。
五、獎金設置
采用方案獎1名,獎金10000元;優(yōu)勝獎2名,獎金各3000元;入圍獎3名,獎金各1000元。獎金將于評選結果公布后10日內支付。
六、聯系方式
地 址: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濱河西路彩虹橋南200米(臨汾市汾河文化生態(tài)景區(qū)內)臨汾市圖書館
聯系人:黃志剛 13383479116
孫 斌 15935320395

全部評論